:::

食品安全:完善食安管理,確保國民健康

完善食安管理,確保國民健康
日期:106-06-30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一、前言
為回應國人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行政院於105年6月23日通過「食安五環」改革方案,就「源頭控管」、「重建生產管理」、「加強查驗」、「加重惡意黑心廠商責任」及「全民監督食安」等5大面向,作為我國食安升級之推動方針。經一年來的積極規劃、執行與落實,同時透過跨部會、跨領域協力治理,結合政府管理、產業自律及民間參與的努力下,現已有了初步成果。

 



二、確保從農場到餐桌每一環節皆符合環保、安全標準
「食安五環」環環相扣食品每一段生產、製造、流通、販售歷程,確保從農場到餐桌每一環節皆符合環保、安全標準,其推動的情形如下:
(一) 源頭控管
105年12月28日成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專責規劃及推動食品安全源頭的化學物質管理,已預告優先列管13種具食安風險化學物質,同時配合《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修正,逐步將對人體健康或環境有影響之虞的民生及國際關注議題化學物質納管;建置泛食品雲進行大數據分析,強化化學物質管理,以有效阻絕非准用物質流入食品產銷體系;每季召開跨部會運作的「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協調會報」;推動「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實施計畫」,削減26種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篩選2,196家化工原料行,擴大查核輔導。
(二) 重建生產管理
106年已完成150家未登記食品及飼料工廠訪視輔導,其中已改善108家;另協助50家具外銷實績或潛力之食品工廠導入食品防護計畫及E化體系,以促進食品產業優化,提升外銷競爭力,並落實食品業自主安全監測與檢驗、第三方驗證及追溯追蹤等機制;在推廣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部分,預計至106年底有機面積擴增達8,500公頃,友善耕作增加1,500公頃及完成《有機農業促進法》立法;推動植物醫師制度,輔導安全用藥,已完成《植物醫師法》草案預告程序;為強化生產管理,掌握食品業者資訊,全台已有44萬家食品業者皆已完成登錄,予以納管。
(三) 加強查驗
整合中央與地方22縣市資源,針對高違規、高風險、民眾高度關注食品/農產品和廠商,執行67項稽核專案及例行稽核,加上原有之業者與產品的相關查驗,共完成超過45萬件(次)產品查驗,超過10萬家次廠商稽查;強化農漁畜產品用藥安全監測,遏止不良產品上市,在提升抽驗頻率下,農漁畜產品、國產食品及進口食品等合格率逐年上升,未來除將對常見違規樣態,如逾期食品再重製販售、違規竄改標示等,調整稽查策略,也將針對倉儲及物流管理,提升稽查強度。
(四) 加重惡意黑心廠商責任
滾動審視食安法令,《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4條第1項罰鍰裁罰標準,已將違規次數、工廠非法性等納入裁量因素,並強化衛生機關裁處一致性;強化與檢調、警察、政風等機關的聯繫合作,打擊黑心廠商,近1年針對裁罰重大違規不法廠商計3,475萬元,另有多案持續偵辦中。
(五) 全民監督食安
建立全民監督防護網絡,啟動1919全國食安專線,鼓勵全民檢舉,自104年12月迄今計接獲食品檢舉及諮詢8.3萬通,近期因民眾檢舉計破獲9 件重大食安事件。
(六) 跨部會合作─推動學校午餐4章1Q 
推動學校午餐採用有機、產銷履歷、CAS台灣優良農產品、吉園圃安全蔬果等4標章或具有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QR code的農產品(「4章1Q」),係我國自1980年代營養午餐普及以來,首次針對食材使用所做的重大改革,除確保國中小學童吃到來源明確、優質安全的國產農產品,亦能提升國產食材自給率,為健全和推廣食品追溯追蹤系統奠定基礎。自105學年度第2學期計6縣市試辦,986校參加,約50萬學生受惠;106學年度第1學期,預計19縣市,3,370所學校參加,約170萬學生受惠。

三、結語
食安是政府施政重點,係以食安一體的思維,透過「食安五環」加強食品安全衛生保障,提升食品業者管理能力,建立從農場到餐桌的安全體系,以重新找回國人對食安的信心,不僅讓民眾「吃得安心又安全」,更要讓食品安全成為我國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