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染病防治

您可帶兒童至全國提供預防接種服務之衛生所(室)及各縣市合約之醫院診所接種,相關接種資訊可自衛生局網站(https://www.health.ntpc.gov.tw/)主題專區/疾病管制/預防接種專區查詢。接種時請攜帶有效期限內之低收或中低收入戶證明文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IC卡。

未曾接種A型肝炎疫苗者提供2劑疫苗接種,已接種1劑(含自費)者提供第2劑疫苗接續完成;第1、2劑至少間隔6個月以上。

自108年4月8日起至109年底,A肝疫苗實施對象擴及國小六年級(含)以下(95年9月2日以後出生)之低收及中入戶兒童接種 。

108年4月擴增對象後,兒童公費A型肝炎疫苗之接種對象,包括以下3類:

一、幼兒常規對象:民國106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年滿12個月以上之幼兒。
二、原公費A型肝炎疫苗實施地區幼兒:民國105年(含)以前出生,年滿12個月以上設籍於30個山地鄉、9個鄰近山地鄉之平地鄉鎮及金門連江兩縣接補種之學齡前幼兒。
三、 108年4月起擴增之實施對象:國小六年級(含)以下之低收及中低收入戶兒童。

流感為冬季常見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感染後可能出現發燒、咳嗽、頭痛、肌肉酸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等症狀,且流感有疫苗可供預防,感染後亦有流感抗病毒藥劑可治療,為維護學童受教權,中央無訂定停課標準。

平時落實勤洗手、並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可預防流感不上身。流感流行期間如出現類流感症狀時應立即就醫在家休息,並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的防治措施。
流感最新疫情資訊、防治策略及衛生教育宣導等資料可至本局疾病防疫/流感防治專區或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與防疫專題/傳染病介紹/流感併發重症網頁查詢。

一、本市轄內教托育機構(國民小學、幼兒園、短期補習班、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收托非住宿型6歲以下兒童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如托嬰中心),其校長或負責人應指派專人負責,於發現或得知幼童有感染或疑似感染腸病毒(含手足口症或疱疹性咽峽炎)時,48小時內至「新北市學校疑似傳染病通報系統」完成通報;另,國民小學、幼兒園應於24小時內至「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資訊網」完成通報。

二、有關本市轄內教托育機構腸病毒公告為該機構主管機關(教育局或社會局)之權責,應依據教育局訂定之「新北市公私立學校及幼兒園腸病毒通報及停課作業規定」或社會局訂定之「新北市托嬰中心腸病毒通報及停托作業要點」辦理相關防治措施。

 

為預防登革熱疫情發生,本市轄內公、私場所之所有權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應主動清除所屬場域及住家室內外(含空地、空屋、工地、公園、菜園花圃、防火巷、測溝、屋後溝、開放空間、退縮空地、樓梯間、共用走廊、地下室等防空避難設備及頂樓)之積水容器處,避免病媒孳生。如公、私場所之所有權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未主動清除孳生源,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規定,處新臺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必要時,得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按次處罰之;前揭對象,對於防治工作,不得拒絕、規避或防礙,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7條規定,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以下罰鍰。

世界上登革熱流行國家,有經常流行國家與非經常流行國家之區分,經常流行地區如新加坡等,曾經由野外採集之病媒蚊如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之雌蚊及雄蚊身上檢測出登革病毒,其比率約為4-5%,由於雄蚊無吸血習性,因此來自親代之可能性高,被稱作經卵傳播(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我國之登革熱疫情經多年研究,病毒之來源多因外出旅遊感染之民眾所引進,除流行期外甚少看到散發之零星病例,顯示登革病毒在某些地區有經卵傳播之可能,在臺灣發生的機率不高。
參考網址:https://www.cdc.gov.tw/qa.aspx?treeid=5784355bfd011a1c&nowtreeid=1ad3618231e8d86c

就算家裡很乾淨又真的沒有蚊子,噴藥的時候蚊子會往沒有噴藥的地方竄逃,反而增加自己被蚊子叮咬的機會,威脅到自己的健康,所以仍建議民眾配合進行噴藥作業並落實家戶積水容器清除,以維護家人健康。

登革熱防治用的殺蟲劑卻是對人體最無害的除蟲菊精殺蟲劑(由菊花提煉)。只要配合噴藥通知單上面注意事項,注意家中的魚類和鳥類等寵物,噴藥時戴上口罩到戶外等候,並於30分鐘後回到屋內打開窗戶通風等藥物散去後,這種藥劑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的;亦可將屋內布類製品、食物清洗乾淨再使用即可。

日本腦炎由病媒蚊傳播,感染後約有1%以下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是急性腦炎,致死率約20%至30%,另有30%至50%有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如不正常肌張力、語言障礙、脾氣暴躁、性格不正常等。

日本腦炎是由病媒蚊傳播的疾病,臺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的傳播媒介。豬、鳥類及人類因被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的病媒蚊叮咬而受到感染,而未帶病毒的病媒蚊則是叮咬處於病毒血症期的動物時受到感染。

臺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的傳播媒介,病媒蚊一天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黎明和黃昏的時候,民眾應避免在黃昏與黎明時段前往豬舍、禽舍或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需前往請做好防蚊措施,並加強清除環境孳生源。

日本腦炎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民眾應避免於豬舍、禽舍或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有前往必要,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5至10月,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6至7月。

1.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1)家中如有滿15個月或滿5歲適齡嬰幼兒,應按時完成第1劑及第2劑疫苗接種。
(2)豬禽畜牧場工作人員或活動鄰近高風險環境之民眾可前往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自費接種疫苗。
2.預防病媒蚊叮咬:
(1)避免在黃昏與黎明時段前往豬舍、禽舍或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需前往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2)若住家或工作地附近具高風險環境,應加強清除環境孳生源,以避免病媒蚊孳生,並安裝紗門及紗窗,及使用蚊帳。

1.恙蟲病是由感染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所引起的疾病,臺灣全年皆有病例發生,流行季節主要為夏季。

2.症狀為猝發且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恙蟎叮咬處出現無痛性的焦痂(eschar)、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有時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在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達60%。

恙蟲病不會直接由人傳人,其病媒為恙蟎,常停留於草叢中,當有動物(囓齒類、哺乳類)或人類經過時便伺機攀附其身上,若動物或人類遭感染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則經由恙蟎唾液感染立克次體,而出現臨床症狀。

1.避免暴露於草叢:若有必要接觸時,應穿著長袖衣褲、於皮膚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含DEET之蚊蟲忌避劑, 離開草叢環境後應儘速沐浴並更換全部衣物。

2.消滅恙蟎:
(1)在特殊地區(如:營地周圍的地面、植物)可使用有效的環境衛生用藥(百滅寧、第滅寧、賽滅寧、撲滅松等)。
(2)剷除雜草以消除恙蟎孳生地。
(3)進行滅鼠,避免鼠類孳生。
①不讓鼠來-封住屋子周圍空隙,防止老鼠進入屋內。
②不讓鼠吃-食物收藏於封閉容器,以免引來老鼠覓食。
③不讓鼠住-居家環境保持清潔,勿堆積雜物,以免提供老鼠躲藏與築巢的處所。

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應注意手部及呼吸道衛生,避免和腸病毒病人接觸,於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家中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活動力不佳或食慾降低等症狀,應馬上就醫並與新生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

共 100筆, Page: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