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防治
您可帶兒童至全國提供預防接種服務之衛生所(室)及各縣市合約之醫院診所接種,相關接種資訊可自衛生局網站(https://www.health.ntpc.gov.tw/)主題專區/疾病管制/預防接種專區查詢。接種時請攜帶有效期限內之低收或中低收入戶證明文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IC卡。
未曾接種A型肝炎疫苗者提供2劑疫苗接種,已接種1劑(含自費)者提供第2劑疫苗接續完成;第1、2劑至少間隔6個月以上。
自108年4月8日起至109年底,A肝疫苗實施對象擴及國小六年級(含)以下(95年9月2日以後出生)之低收及中入戶兒童接種 。
108年4月擴增對象後,兒童公費A型肝炎疫苗之接種對象,包括以下3類:
流感為冬季常見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感染後可能出現發燒、咳嗽、頭痛、肌肉酸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等症狀,且流感有疫苗可供預防,感染後亦有流感抗病毒藥劑可治療,為維護學童受教權,中央無訂定停課標準。
一、本市轄內教托育機構(國民小學、幼兒園、短期補習班、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收托非住宿型6歲以下兒童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如托嬰中心),其校長或負責人應指派專人負責,於發現或得知幼童有感染或疑似感染腸病毒(含手足口症或疱疹性咽峽炎)時,48小時內至「新北市學校疑似傳染病通報系統」完成通報;另,國民小學、幼兒園應於24小時內至「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資訊網」完成通報。
二、有關本市轄內教托育機構腸病毒公告為該機構主管機關(教育局或社會局)之權責,應依據教育局訂定之「新北市公私立學校及幼兒園腸病毒通報及停課作業規定」或社會局訂定之「新北市托嬰中心腸病毒通報及停托作業要點」辦理相關防治措施。
為預防登革熱疫情發生,本市轄內公、私場所之所有權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應主動清除所屬場域及住家室內外(含空地、空屋、工地、公園、菜園花圃、防火巷、測溝、屋後溝、開放空間、退縮空地、樓梯間、共用走廊、地下室等防空避難設備及頂樓)之積水容器處,避免病媒孳生。如公、私場所之所有權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未主動清除孳生源,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規定,處新臺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必要時,得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按次處罰之;前揭對象,對於防治工作,不得拒絕、規避或防礙,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7條規定,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以下罰鍰。
就算家裡很乾淨又真的沒有蚊子,噴藥的時候蚊子會往沒有噴藥的地方竄逃,反而增加自己被蚊子叮咬的機會,威脅到自己的健康,所以仍建議民眾配合進行噴藥作業並落實家戶積水容器清除,以維護家人健康。
登革熱防治用的殺蟲劑卻是對人體最無害的除蟲菊精殺蟲劑(由菊花提煉)。只要配合噴藥通知單上面注意事項,注意家中的魚類和鳥類等寵物,噴藥時戴上口罩到戶外等候,並於30分鐘後回到屋內打開窗戶通風等藥物散去後,這種藥劑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的;亦可將屋內布類製品、食物清洗乾淨再使用即可。
日本腦炎由病媒蚊傳播,感染後約有1%以下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是急性腦炎,致死率約20%至30%,另有30%至50%有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如不正常肌張力、語言障礙、脾氣暴躁、性格不正常等。
日本腦炎是由病媒蚊傳播的疾病,臺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的傳播媒介。豬、鳥類及人類因被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的病媒蚊叮咬而受到感染,而未帶病毒的病媒蚊則是叮咬處於病毒血症期的動物時受到感染。
臺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的傳播媒介,病媒蚊一天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黎明和黃昏的時候,民眾應避免在黃昏與黎明時段前往豬舍、禽舍或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需前往請做好防蚊措施,並加強清除環境孳生源。
日本腦炎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民眾應避免於豬舍、禽舍或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有前往必要,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5至10月,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6至7月。
1.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1.恙蟲病是由感染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所引起的疾病,臺灣全年皆有病例發生,流行季節主要為夏季。
恙蟲病不會直接由人傳人,其病媒為恙蟎,常停留於草叢中,當有動物(囓齒類、哺乳類)或人類經過時便伺機攀附其身上,若動物或人類遭感染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則經由恙蟎唾液感染立克次體,而出現臨床症狀。
1.避免暴露於草叢:若有必要接觸時,應穿著長袖衣褲、於皮膚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含DEET之蚊蟲忌避劑, 離開草叢環境後應儘速沐浴並更換全部衣物。
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應注意手部及呼吸道衛生,避免和腸病毒病人接觸,於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家中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活動力不佳或食慾降低等症狀,應馬上就醫並與新生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