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衛生
1.本市「新北市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自治條例」已於107年12月24日公布,並自公布日起實施。
2.有關本條例相關資訊可自本局局網/「主題專區」/「食藥安全」/「新北市食安自治條例專區」查閱。
本條例規範之食品相關教育訓練管道如下,可擇一辦理:
1.業者外部訓練課程:
1.1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衛生安全課程資訊管理系統」之衛生講習課程查詢 (https://foodedu.fda.gov.tw/tblu/main/ap/index.jsp)。
1.2.衛生主管機關或委託之相關機關(構)、學校、法人所辦理之食品衛生講習或訓練課程。
2.業者內部訓練課程:
食品業者內部之食品安全、衛生及品質管
理等教育訓練。
3.系統線上訓練課程:
線上學習平台-臺北e大
(https://elearning.taipei/mpage/)。
若屬本條例第7條公告之供售公私立國中小及公私立高中職校之餐食業者 (含自立午餐及校園團膳供應商),請至校園食材登錄平台完成登錄作業,即符合本項規定。
本局公告須登錄之對象及事項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告之內容不同,故如屬本市食安自治條例第7條公告之業者,仍須依條例規範至本市食材登錄平台上登錄,以符合本條例之規定。
1.勿買散裝或來路不明之油品。
2.勿重複使用或使用不新鮮油品。
3.做菜時要用排油煙機排煙。
4.減少油炸食品之攝取。
5.減少高溫爆炒或煎炸的食物。
如民眾想要利用簡單方式辨別購買之油品是否為劣質油品時,可參考下列步驟:
1.用眼看︰可在日光燈下肉眼觀察,正常液態食用油品的顏色透明清澈,因油品種類不同而呈現微黃至棕色不等程度的深淺色澤,而劣質油普遍顏色較深,且可能有混濁或含懸浮物、沉澱物(初榨油除外)之情形。而固態食用油品則多呈白濁至黃濁且顏色均一之外觀。
2.用手摸︰正常食用油品的黏稠度不高,如用手摸起來,有黏稠或沾黏的現象時,可懷疑油品已劣化。
3.用鼻聞:可在手指滴上油滴後,搓一搓,以手溫讓油滴加熱,這樣更容易讓味道飄散出來。正常食用油品,依種類會有其特有的清香味,如有油耗味、刺鼻味或異於原有風味的情形時,可懷疑油品有劣化或混摻之情形。
1.針對日本福島縣等地之部份食品輻射值異常,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101年3月25日發布新聞稿表示,自即日起暫停受理日本受輻射污染地區(含:福島、茨城、壢木、群馬與千葉5縣)所生產製造之所有食品輸入報驗。未來只要日本政府公布某地區食品檢出輻射污染超標,或經我國檢驗不合格,該產地生產製造之所有食品即暫停受理輸入報驗。
1.新北市政府衛生局101年至104年已完成學校自設廚房、醫院廚房及
伙食包、大學院校校內與周邊餐飲業各業別「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訂定評核標準及分級標準共426家;105年及106年追蹤評核101至104年通過之餐飲業者外,預計針對校園及其周邊、工業區內之大量
供餐業者及大型公司員工餐廳進行輔導及評核作業;107輔導校園周邊早餐店。
2.另外,本局亦於104年完成輔導及評核餐盒食品工廠及觀光飯店「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HACCP)」,共17家餐盒食品工廠、2家飯店通過評核。105年持續輔導認證19家。106年至107年完成輔導餐盒工廠、國際觀光館業及其食材供應商建立原料追蹤追溯系統,及符合「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能力共計95家,以加強業者風險分析及風險控管能力,進而提升所生產之食品安全性,確保民眾及學童吃的健康及安全。
3.作法:
(1)聘請專家辦理衛生講習及說明會。
(2)委託專家學者進行現場作業環境輔導及加強廠商進行危害分析及管制點設定等管理能力,提升產品安全。
(3)印製及發送輔導分級評核標章。
(4)落實食安新制:追溯追蹤制度,一級品管。
有關衛生管理人員衛生講習資訊,可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衛生安全課程資訊管理系統(http://chef.fda.gov.tw/)衛生講習課程查詢項下查閱。
有關食品標示規範,可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設置之「食品標示諮詢服務平台」(http://www.foodlabel.org.tw/)查詢,亦可洽該署所設立之「食品標示諮詢服務信箱」(foodlabel@firdi.org.tw)函詢;或洽食品標示專線:03-5621411、03-5624532。
登錄目的:
登錄制度之目的是為了解業者基本資料及產品資訊,以有效落實對業者之輔導與稽查管理,對業者而言可強化自主管理,對整體產業而言可提升食品衛生安全品質,進而帶動產業發展。
登錄方式:
使用電子憑證(工商憑證、自然人憑證)以網路傳輸方式辦理登錄,或攜帶辦理好的電子憑證至新北衛生局三樓窗口進行登錄。如有任何登錄問題可直撥專線(02)22577155分機2265 陳先生。
1.依聯合國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JECFA)之評估報告,銅葉綠素複合物於大鼠長期試驗中無慢性毒性。
2.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最大容許攝取量為15毫克/每公斤體重。以60公斤的成人計算,每日最大容許量900 mg。
銅葉綠素為國際規範准許使用之食品添加物著色劑,但各國均未准許使用於「食用油脂產品」中。
我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規定,銅葉綠素及銅葉綠素鈉可添加於口香糖、泡泡糖、乾海帶、蔬果加工品、烘焙食品、果醬、果凍、飲料等產品中,用量以銅計為40~150 mg/kg不等。
銅葉綠素是從植物中提取葉綠素(通常取自羊茅和苜蓿),然後用化學方法修飾(或穩定),以銅取代該分子的核心,即可得到穩定的水溶性著色劑銅葉綠素。
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The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 2009年的評估,棉籽酚雖不具有基因毒性,但過去實驗結果顯示,棉籽酚會造成精子死亡、抑制精子生成以及減少精子數等男性生殖毒性,特別對單胃動物(monogastric)會干擾動情週期、懷孕以及胚胎生成,所以可能進一步導致不孕。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尚未對棉籽酚做出致癌性之分類評估。1986年Heywood等人根據大鼠試驗所推論之無毒害劑量為5 mg/kg bw/day (EFSA, 2009)。但是目前尚未有國際組織所訂定的健康準則含量(health-based guidance value)。
1.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自民國68年起即規範食用棉籽油需將粗原油經過脫膠、脫酸、脫蠟、脫色、脫臭等精煉加工過程,並訂有食用棉籽油品質規定(CNS總號4832類號N5144)。
2.經精煉加工的棉籽油,即可去除自然存在於棉籽之棉籽酚(游離棉籽酚含量極低),未精煉之棉籽油不得作為食品使用。
棉籽油是以棉籽為原料,經由壓榨或壓榨、萃取併用方式製取油脂而來,精煉之棉籽油為世界各國烹調使用之植物油之一。
(1)順丁烯二酸酐又名馬來酸酐或去水蘋果酸酐,常簡稱順酐。
(2)順丁烯二酸酐可應用於與食品接觸之包裝材料,遇水則轉變順丁烯二酸,為美國FDA及歐盟核准之間接食品添加物,也可能微量存在於蘋果酸或反丁烯二酸等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中。
(3)目前我國已核准可使用之食用化製澱粉共21項,但未包含經順丁烯二酸酐修飾之澱粉,因此順丁烯二酸酐並未核准使用於食用化製澱粉。
(4)根據科學文獻資料顯示,順丁烯二酸的急毒性低,對於人類不具有生殖發育、基因等毒性,且亦無致癌性。
1.DINP不為我國環保署所列管之毒性物質。歐盟及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未將DINP列為人類致癌因子,也並未做任何分類。
2.DINP雖為合法的塑膠製品塑化劑,但非合法之食品添加物,不可添加於食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