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協助病人生活安排及社區適應
在藥物治療症狀穩定時,整體生活安排是值得關注的事情。病人及家屬可運用家中資源(例如:親友自營的工作機會、擔任志工),或既有的社會福利、精神醫療和社區復健資源,幫助病人依據自身能力狀態,有適得其所的安排,以下列舉幾項不同的資訊。
(一) 日間復健病房
是由精神醫療院所提供結構性活動安排,帶動病人生活作息的規律,保持一定程度的人際互動機會,維持自我清潔照顧能力的訓練、人際應對的技巧、藥物規則服用訓練、自行搭乘交通工具能力等,讓因為生病後能力受損的病人,可以循序漸進地融入一般生活。
(二) 社區復健中心/工作坊
主要服務症狀穩定、能夠規則門診、服藥者。這類機構都設置在社區裡,更重視職能復健評估、工作訓練及比較長時間的工作模擬,讓他們可以更加瞭解自己體耐力狀態,及未來工作上可能需要的學習或調適。
(三) 庇護性及支持性就業服務
有的病人病情已穩定,有固定回診及用藥,但若自行至一般職場尋找工作時,容易因為挫折忍受力較差、速度要求的壓力、人際互動敏感、職場環境及同儕不夠了解等狀況,常常因此無法適應而工作不長久甚或病情復發。親友如果能適時給予情緒支持,協助其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內容及環境,相信能提高其工作穩定度及自信心。
(四) 身心障礙者家庭資源中心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設置身心障礙者家庭資源中心,提供身心障礙者於社區內獨立生活所需之協助與支援,提升生活自理與自我照顧能力,減緩身心障礙者身體功能退化及家庭照顧負擔,並提升家庭照顧能力,促進身心障礙者的社區參與及社區融合。